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深度阅读

改革30年:变与不变之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

  小平同志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他在1980年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形势下,坚持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再比如,他在1984年分析改革形势时说,“最大的不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变”。此外,他还预言:这个“变”与“不变”的问题,“是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是“到下世纪还要议论”的问题。

  这一系列寓意深刻的论述,从思想方法、政治原则以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教育了全党。今天看来,这是对改革开放的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治判断和战略阐释。这个问题的提出,为推动改革开放健康发展注入了辩证思维,也为我们科学地回顾总结近30年的实践经验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从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可以找到“变”与“不变”的四种基本特征。

  首先,改革尊重历史。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尊重前人、尊重历史,是改革得以凝聚人心不可缺少的政治因素。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前人,使中国改革获得正确的政治起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汇集起改革所需要的政治资源和社会条件。

  其次,改革恪守了党的宗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两个响亮的口号:按经济规律办事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不可避免地使中国社会产生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在这种情况下,考量改革为了什么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改革的一大政治优势,就在于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使国家的宏观决策能够摆脱利益集团的掣肘。例如,是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是走私有化的道路;发展是只追求经济指标还是考量全面的社会指标;是听任贫富差距扩大还是缩小贫富差距;是完善社会保障还是缩小社会保障……这一系列曾经存在争论的问题,由于党的不可动摇的宗旨,能够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因此,中国的改革在市场化的行进中,基本的政策导向始终是着眼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改革在寻求保持社会活力的同时,越来越展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特质。

  第三,改革坚持在基本制度框架内运行。我们党一直明确宣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在短时期内不可避免地引发的问题。当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以利益冲突和利益诉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强有力的社会调节工作,表现在既给予新的社会阶层和新事物以合理存在的空间,又坚决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维护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连续性,保持党和政府的权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改革现阶段矛盾的非对抗性和可调节性。因此,改革开放越深入,越坚持巩固而不是削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改革能够有序、稳步推进的根本保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改革绝不允许也不会衍生出同社会基本制度相对抗的力量。

  第四,改革成果不断地融入新的社会规范。改革开放中的“变”与“不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思想文化,在为“变”提供保证的同时,也不断地从“变”中吸收营养。这就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在新的实践中产生了“嫁接”效应。例如,以推进党内民主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干部政策来加强党的建设,使坚持党的领导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又在意识形态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是削弱而是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把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修订和制定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包括经济法、物权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等等。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的促进,反过来又更有力地起到了保护和推动改革开放的作用。

  不必讳言,中国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动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现象。例如,干部队伍腐败案件频发,刑事犯罪增多以及社会风气问题等。对这一类的“变”,人民群众意见很大,是今后较长时期内不可掉以轻心的事。在社会大变革过程中,任何国家经济的创新和发展都不是一列独行的列车。西方发达国家用几百年时间,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体系。我们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虽然可以借鉴一些东西,主要的还得靠自己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是构成“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的一部分。

  因此,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方针。既要继续革除妨碍经济发展的弊端,又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失时机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文化创新。通过营造富有活力、更加有效的社会机制,确保中国改革顺利到达彼岸。

(责任编辑:李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