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深度阅读

治理大沙漠,开发大西北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北调“江”水、治理沙漠、开发藏电、迁移人口等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六大构想。

  主要设想:从长江下游向华北平原增加调水350亿立方米/年,经华北向西北调水650亿立方米/年;同时将黄河上游径流量年均200亿立方米分输给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将腾格里、巴丹吉林、浑善达克等六大沙漠沙地改造成为可人居和可开发利用之地,为将来常规能源短缺时代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发电作准备;开发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等大江的水电能,新增年发电量3784亿度;在西北地区新增耕地5200万亩,在黄淮海平原新增耕地1500万亩,给浙闽粤三省安置西部移民特批农用地转经济开发区用地300万亩,以150万元/亩的价格出让大中城市周边的基本农田300万亩;组织迁移青藏高原上生态脆弱地区和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人口1925万人;新增长期就业岗位2287万个。

  新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环境建设;以长江下游之水反哺长江、黄河源头;保护青藏高原上的冰川;缓解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预防化石燃料短缺;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拓宽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

  关键词:“江”水北调 “河”水分流 治理沙漠 开发藏电 迁移人口 开发太阳能发电

  如何缓解西北地区的干旱缺水?如何盘活土地资源?如何预防能源短缺?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笔者现提出六大构想,愿与网友们共同研究、探讨。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就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五大突出问题:

  一是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冬春季节常刮大风,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人口大量地增加,超越水资源承受力过度农垦,超越植被自然恢复力过度放牧,致使腾格里等大沙漠不断地向四周扩展,以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碧绿草甸竟北风卷地沙漫天。北方网于2001年12月14日刊发的《中国沙漠面积扩展速度每年相当于一个县面积》一文披露,“中国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培兴警告说,中国土地沙化非常严重,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县的面积。”《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披露,“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另有多位研究人员在网上发布文章指出,建国后几十年来我国虽大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但其结果却是“局部优化、整体恶化”!其主要原因是每一棵大树都是一部抽水机,在不给干旱地区调入水量的条件下扩大植树,导致干旱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致使植树造林往往是种活一小片、沙化一大片。

  二是青藏高原冰川退缩。新华网于2006年12月29日刊发的《青藏高原冰川消减加速,到2050年面积将减小28%》一文报道,“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部主任方洪宾介绍说,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而且近年来有加速消减的趋势。”据贾立君、颜园园撰写的《撩开青藏高原的面纱》一文披露,“据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介绍,近40年来,青藏高原上冰川储量年减少52.77立方公里至586.94立方公里”;“西藏草地有退化迹象的面积已达4266.7万公顷,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30%左右”;“由于草场过度超载、大量挖药、采矿等行为,使青海省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到全国沙漠化总面积的21%”;“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天津告诉记者,草地的沙漠化加剧了高原气候的干旱和风沙侵蚀,使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等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水塔、亚洲和北半球大气系统的调节器,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这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已构成严重的威胁。

  三是我国化石燃料可采储量不多而能源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于2006年8月2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所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说,“按目前探明储量和开采能力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可采年限分别只有80年、15年和30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分别是230年、45年和61年”;“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达21.9亿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仍不能满足需要。石油净进口量由2000年的0.76亿吨,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1.43亿吨。能源消费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尽管近期中石油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了储量规模达10亿吨的大油田(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1.84亿吨,原油进口1.45亿吨)、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在1245米深水的海底以下183—201米处)成功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化石燃料越采越少、越采越难、越来越贵的趋势已不能逆转。

  四是建设用地需求旺盛而耕地保有量已逼近极限。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16亿人,据国土资源报于2007年4月30日刊发的《18亿亩耕地红线能守住吗》一文披露,“到2030年,如果我国粮食完全自给,需要耕地19.47亿亩,如果实现粮食95%自给,需要耕地18.5亿亩”;为了使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逐年提高,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每年百分之几的增长,若按2006年国内生总值20.94万亿元、2007年增长目标8%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例较高的深圳市2006年建设用地产出GDP率约7.1亿元/平方公里匡算,2007年全国约需新增建设用地2359平方公里(354万亩),据此推测,即使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估计今后二十年中仍需要将数千万亩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而据国土部的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7亿亩,2006年度全国净减少耕地460万亩。国家现行政策规定是各省、市、区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必须在本省、市、区内实现占补平衡,但众多地区以劣质地、不可耕种地、验收通过即成沙荒地为平衡占补的现象严重,若不向西北地区调水并在那里垦荒,“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也许几年后就被崩断,或者是名存实无。

  五是劳动力就业岗位缺少。目前,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广大的农村,三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干的现象比比皆是。《东南商报》2006年11月28日刊发的《养老金账户亏空8000亿元》一文中报道,“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后几年,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将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1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个以上”;“在农村,尚有一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近期,虽有一些媒体在宣扬我国劳动力紧缺论、“民工荒”论,这其实是一种谬论!我国数亿农民之所以收入低,根本原因在于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是众多企业主给民工的劳动报酬太低。美国也是一个农业强国,据中国社科院陆学艺博导著述的《“三农”新论》一书披露,1997年,美国在一产就业的劳力仅为3%,而我国目前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还占全国从业人员的50%。这足以说明,我国二三产业的就业岗位不是充足了,而是缺口巨大。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构想

  应对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稳健地可持续发展,除了必须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外,还必须加强环境建设!

  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笔者现就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环境建设、拓宽发展空间提出以下相互关联的六大构想:

  (一)“江”水北调1000亿立方米/年

  除了正在实施和已经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和东线第一二期工程向华北平原年均调水201亿立方米之外,笔者认为,宜再从长江下游通过开挖输水运河和电力提扬向华北和西北年均调水1000亿立方米,其中经华北向西北沙漠地区年调水650亿立方米,向黄淮海平原年调水350亿立方米(其中抵补黄河上游向西北地区分输的水量200亿立方米/年)。调水大致设想是:

  1、取水口和取水量。在安徽铜陵附近从长江年均取水1000亿立方米。

  长江下游可以再北调1000亿立方米/年。由于近年来学术界对能不能从长江向北方调水争论颇多,笔者现就调水的可行性作一阐述。据水利部发布的《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披露,长江下游大通站1950—2000年的年均径流量达9051亿立方米;另据《上海水利志》记载,“据大通站1951—1990年资料,长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小,丰水年(1954年)的年径流量为13590亿立方米,枯水年(1978年)的年径流量为6760亿立方米。现已开始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期工程规划从长江扬州段向苏、鲁、冀、津地区多年平均调水106亿立方米/年,南水北调中线第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向京、津多年平均调水95亿立方米/年,若再从长江铜陵段向华北和西北年均调水1000亿立方米,那么,三者总调水量达1201亿立方米/年,占长江下游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3.27%,相当于长江枯水年(1978年)径流量的17.77%,这两个调水比率均低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河流的水环境开发不能超过20%的限制值(另有钱正英、陈家琦、冯杰撰写的《人与河流和谐》一文中称,“国际上多认为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率是30%,极限开发利用率是40%”)。若对长江下游径流量的新增利用率增大到20%,长江流域外调1201亿立方米水量后,按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计,本流域内还可增加耗用609.13亿立方米/年,按枯水年计长江流域内还可增加用水150.75亿立方米/年。

  给华北平原增调150亿立方米后可使黄淮海平原供水基本充足。据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发布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内容简介》披露,“在采取节水、污水资源化、挖掘已有工程潜力等多种措施的前提下,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黄淮海流域缺水量现状为145亿—210亿立方米,2010年为210—280亿立方米,2030年为320亿—39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期工程和中线第一期工程已分别确定向黄淮海平原年调水106亿立方米和95亿立方米,若再从长江铜陵段提扬北调1000亿立方米中除了抵补黄河上游分流的200亿立方米之外再给华北平原增加供水150亿立方米,那么,黄淮海平原共可增加供水351亿立方米/年,可基本满足黄淮海地区2030年人口量达到高峰值时的需水。

  2、调水线路:

  在长江铜陵段从江道向桐城西北的大别山东北端开挖叉港,然后电力提扬100米高程;

  沿大别山北麓的六安、信阳、驻马店、郑州至北京西山脚下(丘陵、岗地与黄淮海平原接合部海拔80—40米区域)开挖一条自流式大运河,让“江”水从大别山东北端自流至北京昌平区的西山脚下(其中年均350亿立方米在郑州至京郊段通过开挖数条自西向东的小运河分输给华北平原);

  再用电力将年均650亿立方米水从西山脚下提扬到内蒙古集宁附近的黄旗海(海拔1276米),然后从黄旗海开挖自流河渠结合局部地段电力提扬,将水分输给浑善达克、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此调水线路借鉴西安交通大学霍有光教授在《西调渤海水改造北方沙漠与遏制北京沙尘暴》一文中的一些设想)。

  3、采取三项措施防避“江”水北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长江铜陵以东段皆为平原,地势平坦,江流缓慢,江面宽达1100多米,江阴市以东江面更宽。“江”水从铜陵段年均北调1000亿立方米,虽可规定以长江丰水期北调为主,但也有可能对长江航运、自净等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为防避“江”水北调产生不良后果,可采取三项对策措施予以防避:其一,选择若干河段缩窄河道,将长江下游河道改造成可控制大小、水位和流速的藕节状,使原通行长江中下游的大江轮依然能上下航行;其二,加大对沿江城市的治污力度,严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达标直排;其三,在长江口北支修筑拦潮堤坝,减少咸潮进入量。笔者曾于去年12月撰写《南水北调新构想》一文,有一些网友对《南》文中提出的从三峡水库向华北年均调水400亿立方米持非议,认为对湖北会造成损害。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北调“江”水方案,若能采取缩窄部分江道等措施,应该说对沿江各省、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益而无害。

  (二)“河”水分流200亿立方米/年

  1、将黄河上游径流量年均200亿立方米分输给西北干旱缺水地区。

  据黄河上游甘、宁交界处的下河沿水文站(青铜峡水库之上122公里处)1986年11月—1996年10月的测量报告,黄河流经该河段的年均径流量为254亿立方米;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河口镇之下104公里处的头道拐水文站实测报告,黄河流经该河段1950年—1997年的年均径流量为233.1亿立方米。由于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北近黄河区域皆为半干旱或干旱地区,黄河河道边就是广阔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而且分布着大量的沙漠化土地,若选择合适的河段(如地势较高的黑山峡等处)拦河筑坝及开挖多条输水河渠,或安装大口径输水管道,就能让“河”水自流地输往那广阔而又干渴的土地。所以,从优化水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宜让黄河原溉泽下游华北平原的径流量通过从长江调水实现替补,而将地势较高处的黄河上游年均200亿立方米径流量,通过在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北地区开挖多条自流式河渠或安装大口径管道而分输给西北地区,以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西北地区因缺水而导致的诸多发展滞后问题。

  2、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

  其一,在黄河中游地区增建水库、湖泊。晋陕峡谷两岸是广阔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有56条流域面积均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汇入黄河干流,各支流汇入的多年年均径流量约51亿立方米。为避免“河”水分流后给黄土高原区的供水产生不良影响,须在黄土高原区继续推进以筑坝贮水拦沙植树为主的小流域治理,利用适当的峡谷增建水库,利用低洼地区增筑湖泊,在平缓的斜坡上开挖封闭式的河渠,运用挖土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改造出如浙江绍兴地区那样的蛛网般密布的蓄水河段和星罗棋布般的水库、湖泊,以便让夏汛期的雨水全部蓄积于黄土高原之内。渭河、汾河流域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汾河、渭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为26.5亿立方米和95.5亿立方米,也可以通过大量地修建水库、构筑湖泊、开挖封闭式河渠的办法蓄积夏汛期的雨水,并避免泥沙流入黄河干流。三门峡至郑州桃花峪区间夏汛期多暴雨(7—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该区域三门峡市、洛阳市、郑州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550—800毫米、546毫米和652.9毫米,洛河、沁河多年年均径流量分别为35.1亿立方米和18.2亿立方米,若能再增建一些水库、多挖一些可控流的河渠,那么,豫西北地区的需水也许可由该地区的降水实现自给。

  其二,改造黄河下游河道。一是对黄河下游地区实行渠系化改造。实施上述设想,黄河自景泰至潼关段经逐段输水分流和拦洪蓄水,干流径流量将大大减小,经过郑州桃花峪段的年径流量可能不足100亿立方米,而且其径流量大多产生于黄河中游段的夏汛时期。因此,可将黄河下游河道作大幅度的缩窄,结合“江”水北调给华北平原的350亿立方米(其中替补“河”水在西北分流200亿立方米),将黄河下游地区的供输水改造成为大运河贯串百千条小运河的网络状。二是整治黄河下游的河滩,并可规划将“地上河”改造成为河床入地的地面河。黄河下游自河南孟津至山东省垦利县入海口河道长878千米,下游河道分布着大片的滩地,总面积达3544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7个,50~100平方公里的有9个,30~50平方公里的有12个。黄河下游河道作渠系化改造后,原有的大部分河滩可改造成为耕地或建设用地。三是经常性疏浚黄河河道。为防避几十年一遇的黄河中游地区降水特多、洪水泛滥,对黄河河道上沉淀的大量泥沙,宜采用挖泥船、挖掘机等机械经常性地予以清迁。

  (三)治理并开发六大沙漠沙地

  大量地调水以治理沙漠,主要是为了盘活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后续能源。

  1、总调水量包括:“江”水从长江下游经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区年均调水650亿立方米,“河”水在西北地区年均分流200亿立方米。

  2、用水设想——能降服六大沙漠沙地,能新增耕地5200万亩,能新增供水充足的人口2593万人。

  (1)将850亿立方米中的700亿立方米水用于治理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可使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覆绿率达到50%以上。具体说明如下:

  A、浑善达克沙地,面积3.2万平方公里,海拔1050—1350米之间,多为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超过50%,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率21%—50%)

  B、库布齐沙漠,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1600米之间,其中西部、北部海拔约1200米上下,流动沙丘占80%;

  C、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海拔1100—1300米,系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400毫米;

  D、乌兰布和沙漠,面积0.99万平方公里,海拔1048—1053米,低于附近的黄河河道,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各占1/3;

  E、腾格里沙漠,面积4.3万平方公里,海拔1200—1400米,其中湖盆草滩面积占7%;

  F、巴丹吉林沙漠,4.43万平方公里,海拔1200—1400米,流动沙丘占83%。

  这六大沙漠沙地合计总面积15.91万平方公里,即2.3865亿亩。

  如果将700亿立方米水通过混凝土衬砌渠道或大口径管道分输,又采用喷滴管设施细分,林地、草地、耕地适当搭配,那么,其调水成效极为可观:

  用途 用水量 耗水额度 面积

  栽植乔木 270亿立方米 1800立方米/年亩 1500万亩;

  栽植灌木和草 150亿立方米 500立方米/年亩 3000万亩;

  农耕地 210亿立方米 500立方米/年亩 4200万亩;

  干渠输水损耗为10%扣除70亿立方米。

  (耗水额度设定说明:A、森林对水分的蒸腾强烈,据有关文献介绍,1公顷森林每天要从地下吸水70—100吨,每年每亩乔木供水1800立方米相当于按树林生长期每年270天匡算平均每公顷每天耗水100吨;B、灌木和草地供水500立方米/年亩,依据有关文献对柴达木盆地草地的年浇水量计,比华北平原的年均降雨量556毫米还多每亩129立方米;C、据贾大林、刘钰撰写的《西北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作用与途径》一文中披露,目前西北地区粗放型灌溉管理模式平均灌溉量671立方米/亩,农耕地浇水过多易导致土地盐碱化,另据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刊发的《高扬程提水灌溉系统——景泰川电力提水灌区》报道,甘肃景泰川电力提水灌区多年平均耗水量只298.37立方米/亩。)

  如此用水,可使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乔灌草及农作物的平均覆盖率增加36.5个百分点,连同其现有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上的植被,总覆绿率将超过50%(轻度沙化土地的植被覆盖率为20%—40%)。

  (2)若能将850亿立方米中的150亿立方米水用于在西北地区发展工业、补给沙漠化的缺水耕地和增加供水充足的人口,输水损耗按10%计扣除15亿立方米,那么,其供水可容许新增工业增加值1529亿元、新增人口2593万人,并使1000万亩沙漠化土地变成为水浇地。

  具体说明如下:

  A、50亿立方米水用于发展工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按近年全国平均水平218立方米的1.5倍即327立方米计,可解决新增1529亿元工业增加值的需水,这相当于2006年度宁夏工业增加值288.32亿元与甘肃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774.21亿元之和的143.9%。

  B、35亿立方米水供给西北地区新增加的城镇人口和经调水改造后的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劳作和居住的人口,其需水量按上海市2004年城镇人均年综合生活用水量135立方米(人均每天耗水370公斤)计,其供水容量可新增加人口2593万人,这比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目前的城镇总人口还多360万人。

  C、50亿立方米水用于在西北地区将最近几十年中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改造成为水浇地,其年耗水量按500立方米/亩计,又可新增水浇地1000万亩。

  3、利用沙漠沙地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和生物质能源——沙尘暴频发之地能成为造福于中华民族的能源宝库。

  (1)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

  近30年来,太阳能利用技术在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市场开拓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现已成为世界性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西北沙漠地区太阳能丰富,未利用地广阔,开发太阳能发电具有其他地区无可匹敌的优势。

  国内若干地区太阳能资源比较如下:

  地 区 年日照时数 年太阳能总辐射量

  乌兰布和, 3181, 150千卡/平方厘米;

  内蒙阿拉善, 2600—3500, 147--165千卡/平方厘米;

  甘肃武威, 2730-3030, 134-138千卡/平方厘米;

  广州, 1875—1960, 105.3—109.8千卡/平方厘米;

  上海松江, 年均1997.1, 年均112.4千卡/平方厘米。

  据《太阳能发电:其实并不贵》(见《光明日报》2005年3月22日)一文中披露,“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介绍说,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万千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2006年全国发电量为28344亿度,按孟宪淦的介绍,用18896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安装18896个10万千瓦的光伏阵列,即能提供2006年度全国的发电量。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合计总面积15.91万平方公里,若将其20%的面积用于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那么,有可能其年发电量达到47730亿度,相当于2006年度全国发电量的1.68倍。

  若能在现阶段通过向西北沙漠地区大量地调水而把面积广大的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改造成为可开发利用和可人居之地,那么,可为将来常规能源紧缺之时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创设下良好的开发条件!

  大量地向西北调水以征服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其必要性还在于:其未利用土地面积广大。因为进入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发电时代,要将只能在太阳光较强时才能生产的电力,转换成为电压恒稳、365天每天24小时可供给用户的电力,还需要将太阳能电厂所生产的电力通过电力银行——抽水蓄能电站予以转换,而这一转换需要众多梯级提送的泵站,需要建造众多的大中型水库,从而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如果在东、中部人口稠密地区建造大中型水库,不仅移民成本很高,而且将占用大量的农耕地。因此,向西北地区大量地调水以改造沙漠,既是为了在腾格里等大沙漠上兴建太阳能电厂,也是为了在大沙漠边缘的祁连山、贺兰山等地选择地势地质适宜的区域修建众多大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再退一步讲,也能为将来在东中部地区建造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占用耕地而预备置换用地。

  太阳能电厂在现阶段为什么还不能大规模地发展?主要原因是太阳能电厂在目前阶段还造价较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料想其价格必然会逐渐走低。据《太阳能发电:其实并不贵》一文披露,“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说,太阳能电池目前的价格大约为3.15美元/瓦,并网系统价格为6美元/瓦,发电成本为0.25美元/瓦。最近完成的8兆瓦并网光伏系统的前期研究表明,目前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并网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约为每度电3.4元,尚无法同火电、风电等竞争。但是世界上近期的大规模市场发展和快速的技术进步正在使光伏系统设备和发电成本有效降低,预计到2010年光伏系统将降到3美元/瓦左右,发电成本将下降到每度0.1美元———也就是人民币1块钱左右。”另据唐玮婕、陆益峰撰写的《太阳能发电给上海不竭动力》一文中披露,太阳能电厂之所以造价较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企业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已经有所掌握,但是‘把金属硅提炼成高纯度多晶硅’等工艺主要被美、德、日三国所垄断,这是导致其成本高昂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作为太阳能配套装置中的逆变器(一种把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转变成可以民用的220伏交流电装置),国内产品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随着太阳能科技研究的进步、高新技术的扩散和国内企业对太阳能发电产业链中核心技术的掌握,估计在二三十年后太阳能发电厂的造价也许会接近于火电厂、水电站的投建成本。若能如此,那么,在生态得到改善后的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上可大规模地建造太阳能发电厂,而且为了向西北地区调水而增建的大量水电也能转用于工业和民用,而由沙漠地区自产的太阳能电力替代。若这一设想得以实现,那么,现在常发沙尘暴给人们以恼恨的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二三十年后将变成为造福于中华民族的能源宝库!

  今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增加火力发电、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多有责难,实际上,美、德、日等国若能以适当的价格有偿转让将金属硅提炼成高纯度多晶硅的太阳能发电核心技术,那么,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能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发电,从而将有效地控制地球升温。

  (2)开发风能

  据彭柯珊撰写的《西部沙漠化与沙尘暴的探讨》一文披露,“在我国沙漠化地区,风力均较强,全年风速一般在3.3~3.5m/秒,风季平均风速在4~6m/秒,年起风日数为200~300天,8级以上大风日数20~80天。在时间分配上,以春季为主,一般占30%~50%,尤其是8级以上大风主要集中在这一季节。”从长江下游向西北大量地调水后,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恶劣的环境将被得到改观,绿色林带形成后将来可修筑穿行沙漠腹地的公路,在大沙漠的纵深处可改造出许多个可人居的绿洲,从而将为开发沙漠沙地上的风能发电创设条件(树林虽挡风,但可将风力发电的螺旋片架到树梢之上)。据网上发布的多篇报道披露,目前,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已在沙漠沙地边缘开发多个风力电场,风电开发成本及上网电价只略高于火电。随着风力发电设备国产化率的逐步提高,尤其是一旦大沙漠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那么,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的风电能可被大规模地开发利用;而且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在时季上可以互补。

  (3)开发生物质能源

  新世纪,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经过最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燃料乙醇的开发已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西北地区种植玉米、甜高梁、马铃薯等制取燃料乙醇的原料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所以,若能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新增4200万亩农耕地、并将西北地区1000万亩沙漠化土地改造成为水浇地,那么,对于拓展我国生物质能的开发空间,保障石油枯竭时代的燃油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开发粮棉果药种植业及其加工业

  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光热充沛,若能增加供水,那么,不仅能在那里种植上大片大片的胡杨、柽柳、榆树等耐干旱、耐盐碱的树木,而且能利用柽柳发展寄生于柽柳根部的“沙漠人生”肉苁蓉产业,发展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加工业,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业,发展黄芪等药材的种植及加工业。估计腾格里等沙漠沙地中的新增耕地种粮也能种出高产。据媒体报道,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河西走廊张掖市,K型杂交春小麦组合“901”曾大面积获得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河西走廊玉米亩产大面积达到600公斤以上。所以,大量地调水并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开垦大量的耕地,不仅能为开发太阳能、风能发电创造条件,还能增产大量的小麦,还能为生产燃料乙醇提供大量的原料,还能为避免猪肉价格上涨提供充足的饲料。

  (四)开发藏电3784亿度/年

  1、调水需要新增电力估算。

  从长江下游铜陵段向华北和西北年均调水1000亿立方米(其中向华北调水350亿立方米),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需要新增大量的电力。用电力提水,依据黄委会小西线方案计算提水的参数——每亿立方米每10米扬程的平均装机量为0.062万千瓦、用电0.031亿度来计算,若将1000亿立方米水在安徽铜陵段提扬100米,再在北京西山脚下将650亿立方米水向黄旗海提扬1250米,从黄旗海将水分输给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过程中平均再提扬100米,那么,共需新增装机6060.5万千瓦,新增发电量3030.25亿度。考虑到北调“江”水主要是在长江丰水年和丰水时节调水,而在长江下游径流量较小时要适当地减小提水量,所以,年均北调“江”水1000亿立方米所需电力还宜增加一个变动量20%,即估计新增装机及发电量要分别达到7272.6万千瓦、3636.3亿度。如果将“河”水分流给黄河中游已建水电站将造成的发电损失(三门峡60亿度、小浪底50亿度、万家寨27亿度、天桥11亿度)总量148亿度计算在内,那么,本文所述“江”水北调、“河”水分流大约共需新增装机7568.6万千瓦,新增年发电量3784.3亿度。

  2、水电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这么多的新增电力能否通过开发水电予以解决?答案应该说是通过各方努力可以得到解决。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去年在答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蒋学林时(见《陆佑楣:水能资源应成为能源利用首选》称:“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根据最新的普查资料,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94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08万亿千瓦时。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水电装机总规模达到1.23亿千瓦,约占经济可开发量的30%(至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2857亿千瓦)。这远远低于世界部分发达国家的开发水平,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另据唐家友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西南水电开发》(长江水利网2005年11月刊发)一文中所描画的水电站可开发前景,结合川电开发的相关报道看,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包括四川西南、云南西北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下区域)还能规划开发大量的水电:

  雅鲁藏布江可开发电能达68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500亿度;

  怒江13个梯级,总装机容量22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

  澜沧江15个梯级,总装机容量2560万千瓦,年发电量1190亿度;

  金沙江干流巴塘口至宜宾规划21个梯级,利用总落差3000米,除了在建的向家坝、溪洛渡和已经规划开发的乌东德、白鹤滩电站设计年发电量共1837亿度之外,还可规划开发17个电站、总装机容量3720万千瓦、年发电量1743亿度;

  雅砻江干流从呷衣寺至江口规划21个开发梯级,利用落差2600米,除了已建的二滩、在建的锦屏一二级和官地电站设计年发电量共694亿度之外,还可开发17个电站、总装机容量1480万千瓦、年发电量806亿度;

  大渡河干流双江口至铜街子段规划17个开发梯级,总利用落差1923米,除了已建的龚嘴、铜街子和在建的瀑布沟电站设计年发电量共211亿度之外,还可开发14个电站、总装机容量1722万千瓦、年发电量841亿度。

  六大江还可规划开发水电合计:总装机容量18482万千瓦、年发电量9080亿度。本文所述调水构想所需新增装机7568.6万千瓦、新增年发电量3784.3亿度只分别相当于目前青藏高原上雅鲁藏布江等六大江还可规划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的41.0%、年发电量的41.7%。

  结论:只要下决心北调“江”水,下决心开发青藏高原上的水电,那么,“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所需要的电力可以由开发水电予以解决。

  (五)迁移人口2125万人

  1、迁移人口的必要性分析。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甘、宁、新、内蒙、青、藏诸省区的人口量均已增加一倍以上,其中青海省现有人口相当于1964年时的2.75倍,西藏现有人口量也相当于和平解放初时期的2.75倍。联合国于1971年在国际沙漠化会议上规定,干旱区(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人口的临界指标分别为每平方公里7人、20人,甘、宁、新、青、内蒙各省区均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区、小部分地区属半干旱区,现有人口密度竟已分别达到57人、84人、12人、8人、20人;青藏高原河谷合理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不超过20人,现在竟已达到90人。人口剧增、人口过多,导致放牧过度、农垦过度、采挖药材过度、采伐森林过度、采用地下水过度,致使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笔者认为,保护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遏制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上的土地沙漠化,不仅要大量地给西北地区调水,同时还要大量地外迁青藏高原上生态脆弱地区和西北人多水缺地区的人口。

  2、人口外迁地区:

  人口外迁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上三江源地区,青海湖周边地区,柴达木盆地,横断山区,水电站库区,甘肃祁连山林区草甸区,甘南及川西北草原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陕北、晋西北干旱缺水地区。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青海、西藏两省区人口分别为214.6万人、125.1万人,2006年已分别达到591万人、274万人,44年间人口分别增长了175.4%和119.0%,人口量超过了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保护青藏高原上的生态环境,青藏高原上的人口也许要外迁一半。西北干旱地区在建国后人口量也增加了1倍以上,在给西北大量调水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人多水缺地区大量地外迁人口。

  3、人口迁入地区及移民安置政策。

  (1)向浙闽粤三省的大中城市迁移1200万人,给浙闽粤三省核减农保指标300万亩,除了移民安置费让核减农保指标的城市负担外,中央财政再收缴农保地易地垦造费1200亿元。

  浙闽粤三省不仅二三产业较发达,而且水资源丰沛。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1100—1900毫米,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甬江、飞云江、鳌江等多条大河;福建省年均降水量1200-2200毫米,境内共有663条河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168.7亿立方米,人均3367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5倍;广东年降水总量3194亿立方米,河川径流总量达1819亿立方米,还有邻省从西江和韩江等流入广东的客水量2330亿立方米。浙闽粤三省的众多河流目前都有大量的淡水流向大海,水资源可利用量大有潜力。

  可让浙闽粤三省安置移民1200万人,并收缴农保地易地垦造费1200亿元。其基本政策设想是:国家给浙闽粤三省核减农保地300万亩(即2000平方公里),可选择一二百个大中城市每一个给5—20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安置6000人;收缴农保地易地垦造费6000万元/平方公里(4万元/亩),其用地占补平衡由国家通过“江”水北调在西北地区新增耕地900万亩;移民安置对象主要是西藏、青海、川西、滇西北和西北地区的农牧民及相应的文教卫人员。只要给用地指标,浙闽粤三省就能解决移民安置资金:若按每1平方公里(1500亩)规划,土地公共道路公共绿地公益设施占350亩、移民安置房用地占180亩、非移民购置的商住房用地150亩出让价170万元/亩、商业服务业用地100亩出让价150万元/亩、工业用地720亩出让价30万元/亩匡算,可收取建设用地出让金6.21亿元;这笔收入可作如下几项支出:1500亩农用地占建设用地的征地补偿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费及相关税费按10万元/亩计支出1.5亿元,移民安置房每人30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计支出1.8亿元,移民转岗培训费、搬家费、老年移民低保补贴等按人均1.5万元计支出0.9亿元,6000名移民中水电站水库移民按1000人每人征地拆迁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费2.5万元计支出0.25亿元,经济开发区中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按5万元/亩计0.75亿元,增加移民后公共教育卫生事业扩大增加投入0.6833万元/人计0.41亿元,中央财政还可收缴0.6亿元/平方公里。若实施笔者根据浙江省内一些中等城市的发展需要和可接受力拟订的这一移民安置及调地政策,那么,既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浙闽粤三省的水资源充裕优势,又能极大地促使浙闽粤三省发展成为制造业大省、创税大省;既能有效地缓解西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和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退缩,又能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潜在水电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设条件。

  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宜迁移人口也许为少数民族,普通话不过关,这可通过先迁调中小学生后带动全家、先培训然后就业再搬家等办法逐步实现迁移。

  (2)在黄河下游沙滩地和“黄泛区”新建若干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吸纳“江”水北调运河工程移民200万人。

  濮阳、荷泽、商丘、开封一带,沙岗、荒丘、滩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或低产地很多,“江”水北调、“河”水分流并在黄河下游实施渠系化输水后,既可将黄河下游的大片滩涂地和“黄泛区”的一些沙荒地、盐碱地改造成耕地或建设用地,也可以在这一地区增加人口。所以,这一地区可规划建设几个经济开发区和新兴工业城市。

  建设开发区及移民安置,基本政策可设定为:调水费用和征地拆迁补偿、移民安置资金由中央财政拨付(筹措办法见下一构想),建设用地出让金全给地方政府用于建设经济开发区;主要安置对象为北调“江”水开挖运河所涉及地区的自愿外迁人口,估计迁移安置人口200万人。

  (3)经调水改良环境在西北地区新增耕地林地中可安置725万人。

  给西北地区年均调水850亿立方米,按本文前述设想治理沙漠,可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改造出乔木林1500万亩、灌木林和草地3000万亩、水浇耕地4200万亩,还能将沙漠化土地改成水浇耕地1000万亩,若按劳均管护林草地150亩、劳均承包农耕地20亩计,可安置劳动力290万人,可吸纳农业人口约580万人,再配上其他从事管理及服务业的人口25%,估计共可吸纳人口725万人。如果以后在改良环境后的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上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那么,可吸纳人口总量将超过1000万人。

  其移民安置政策可设定为:调水成本费、输水设施费、苗木栽培费、安置房建设及搬家费、通路通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益设施建设费全由中央财政拨付(筹措办法见下一构想),耕地开垦及土壤改良初期投入也由中央财政给予补贴;按计划用水免费,超计划用水收费;主要安置对象为甘肃、宁夏、内蒙古中西部、新疆、陕北、晋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自愿迁移人口。

  (4)控制冰山雪线游。

  为减少人口活动频繁可能给青藏高原上冰川产生的促融影响,笔者认为,越来越火爆的进藏旅游和探险应通过控制旅游业做大、提高旅游景点的门票价和划定旅游禁区等办法予以限制。据近期一些媒体报道,青藏铁路通车以来进藏旅游人数已有150万人次,今年西藏预计接待游客总数将突破300万人次,2010年有望达到600万人次。另外,甘肃祁连山森林雪线游也在大规模地开发。走近冰川雪线的人越来越多,必然会使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退缩越来越快!在气候转暖、冰山消融的形势下,开发青藏高原上的冰山雪线游,这简直是在为中华民族酝酿和制造深重的灾难!

  (六)出让300万亩农田筹资4.5万亿元

  “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治理沙漠、开发藏电和组织移民,笔者粗略匡算,总投资大约需要4.5万亿元。如何妥善地筹措这4.5万亿元?笔者认为只要国家在房地产用地审批上稍作政策调控,就能轻而易举地筹措到这大量的资金,而且能收到一举多赢的效果。主要设想及理由是:

  1、实施“江”水北调等宏大工程需要建设资金约4.5万亿元。

  投资项目及所需资金粗略估算如下:

  (1)“江”水北调约需27340亿元。参照依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向北京调水,总干渠全长1277公里,年调水95亿立方米,新华社2006年9月14日报道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1367亿元”。从长江铜陵段向华北调水1000亿立方米、再从北京西山脚下向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调水650亿立方米,输水干渠开挖工程总投资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13倍+7倍计,需要投资27340亿元。

  (2)“河”水分流约需2051亿元。主要投资是可能要在黑山峡等合适的河段筑高坝建水库以提高水位,还要开挖多条混凝土衬砌的自流式河渠或安装多条大口径输水管道,因征地拆迁补偿成本较少,此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投资额的1.5倍计,需要投资2051亿元。

  (3)开发藏电需要投资4087亿元。根据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已建、在建和已规划开发的二滩、向家坝、溪洛渡、瀑布沟、官地、锦屏二级等水电站平均投资额——开发每1亿度水电需投资1.08亿元估算,本文所述“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所需新增年发电量3784.3亿度共需要投资4087亿元。(此项估算低于国内水电开发投资参数,因库区征地拆迁补偿及移民安置已通过调地而让浙闽粤三省负担,因而这一投资估算额离实际投建成本将相差不大;而且即使出现差额,也可以让国有电力企业入股投资。)

  (4)治理沙漠约需投资2872亿元。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植乔木林1500万亩、灌木林和草地3000万亩、开垦耕地4200万亩和在西北地区改造沙漠化土地1000万亩,供水设施、植树种草、改良土壤等需要投资:按每1平方公里需要1000米长的一条分水渠道或一根大口径水管需15万元计,需要投资97.0亿元;按每25平方米通一根5米长的水管并配一个水龙头或喷头需40元计,需要投资1034.7亿元;植树种草按每亩400元计,需要180亿元;开垦及改良耕地按每亩3000元计,需投资1560亿元。四项合计2871. 7亿元。

  (5)迁移人口还需5188亿元。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迁移到浙闽粤三省的1200万人迁移安置费通过给予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指标300万亩由浙闽粤三省解决。从“江”水北调运河工程所涉地区迁移到黄河下游沙滩区及“黄泛区”新建经济开发区的200万人,按安置房人均30平方米投资3万元、转岗培训费人均5000元、征地及房屋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费人均2.5万元计,约需投资1200亿元(如果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投资额中已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及移民安置资金的话,这项投资已包括在北调“江”水工程的估算中)。从西北干旱缺水地区迁移到经调水改造后的新增耕地及林草地中的725万人,按人均安置房30平方米投资3万元、旧宅退出转让及搬家补贴人均5000元、新家园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均2万元计,需要投资3987.5亿元。两项合计共需投资5187.5亿元。

  (6)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治理和黄河下游河渠改造、滩地整理,以及在黄淮海平原新增水浇耕地1500万亩,估计投资补贴2000亿元。

  (7)长江下游部分河段缩窄、长江口北支筑坝和沿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补贴,估计投资950亿元。

  (8)在铜陵段、北京西山脚下至黄旗海段分别建设电力梯级提扬设施估计投建费500亿元。

  以上八项合计需要投资44988亿元。

  2、出让300万亩基本农田可筹集资金4.5万亿元。

  (1)国内众多城市商住房用地出让价已经超过200万元/亩。

  房地产业是近年来的投资热点,也是目前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估计该产业在2020年之前将持续兴盛。当前全国房地产业的形势是:据福建房产网刊发的《住宅结构性供给不足助推高房价》一文披露,“2006年,房地产开发购置土地面积36791.0万平方米”(即55.2万亩);另据搜房网CEO莫天全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形势分析》报告中披露,“200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是60628万平方米”(若按容积率平均值1.6计,其土地面积为56.8万亩);“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2006年达到3383元/平方米,商品住宅销售均价是3112元/平方米”。

  国内众多城市,包括许多地(市)级和县(市)级城市,商住房销售均价已达每平方米4000元以上,商住房用地拍卖价已超过每亩200万元,而且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普遍地希望国家能允许他们将城市周边的一些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

  (2)以150万元/亩的价格出让基本农田300万亩可收取4.5万亿元。

  为筹集“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治理沙漠、开发藏电和组织移民等重大工程所需投资,中央政府可采取高价出让300万亩商住房用地的特殊政策:其一,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期限再推迟5—10年,或者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根据各个城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状况、商住用地的出让价格和城市的水资源供给状况,将农用地转待置换用地数搭配部分由中央政府高价收缴出让费的房地产用地;其二,300万亩房地产用地的审批及使用条件是必须向中央政府加缴150万元/亩,其用地可以是城市周边目前封禁的基本农田,并规定这300万亩限额内购买的基本农田转建设用地由国务院专项特批,其占补平衡由国家通过“江”水北调在西北地区易地垦造,其用地数可在当地“农保率”中扣减;其三,购买额由地方政府一次性认购、五年内分期付清购买款。这样,300万亩高价商住房用地将很快地得到落实,4.5万亿元资金可望在五年内全额到位。

  (3)还有机动资金1200亿元。如果“江”水北调等宏大工程所需投资额将超过4.5万亿元的话,还可从前一构想所述向浙闽粤三省收缴的1200亿元农保地易地垦造费中列支;如果4.5万亿元卖地款可以支付北调“江”水等八大工程所需投资的话,这1200亿元还可以拿一半用于补贴在黄淮海平原和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新增耕地的土壤改良,另一半给6700万亩新增耕地上经营的农民配发拖拉机、收割机。

  3、资金来源及影响分析。

  (1)4.5万亿元来源于资源优化配置和扩大劳动就业。这4.5万亿元资金(也包括向浙闽粤三省收缴的1200亿元),看似取之于房地产业,来源于千家万户,实际上得之于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源于劳动力的增加就业和劳动创造。

  (2)对降低城市房价有利。增加300万亩商住房用地,对广大潜在购房者而言,不仅不会造成房价上涨,而且会使一些房价过高的城市降低房价——加缴150万元/每亩后,若建造建筑容积率为1.5的多层公寓住宅小区,那么,其住房连同土地、小区配套设施建造成本价约为3000元/平方米。新华网房产频道于今年6月29日刊发的《北京第三批两限房推出,预计售价5900元/平方米》一文披露,北京市第三批两限房位于朝阳区常营乡,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限购对象为北京市常住户口的中低收入家庭和拆迁安置户等,预计售价5900元/平方米。由此可见,中央政府若按加缴150万元/亩的价格出让300万亩基本农田,地方政府若不从中获利,并对房地产投资开发商的利润予以控制,那么,其房价将比一些大城市中的经济适用房现行价还要低一大截。

  4、用地增减帐估算——减抵增后还能净增:西北地区新造耕地3400万亩,华北平原新造耕地774万亩。

  (1)调水可增加耕地6700万亩:其一,给西北地区年均增加供水850亿立方米,除了可增加大量的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之外,若有260亿立方米水用于农耕,可增加水浇耕地5200万亩。其二,可在黄淮海平原新增水浇耕地1500万亩。黄淮海平原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旱地,而且由于缺水还存在着大量的沙荒地、盐碱地,北京、天津、河北的平原地区、山东、河南郑州以东和安徽、江苏的北部共209个县(市)中沙化土地多达3.16万平方公里(4740万亩)。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规划:到2010年,全国将治理沙化土地1300万公顷,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区”规划造林(含退耕还林)498万公顷(7470万亩),“黄河故道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范围涉及冀鲁豫苏皖)规划建造人工片林38万公顷(570万亩)、农田林网11万公顷(165万亩)、农林间作25万公顷。另据中国河北网载文介绍,河北全省在未利用地中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还有3347.5万亩,目前开发未利用地的难点之一是缺水;现有1028.4万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5%,干旱缺水严重。给黄淮海平原增加供水150亿立方米(共350亿立方米,其中200亿立方米抵补“河”水在西北分流),若将其中的75亿立方米用于在黄淮海平原将宜垦干旱荒沙地和盐碱地改造成水浇耕地,每亩年用水按500立方米计,可增加耕地1500万亩。

  (2)“江”水北调等六大构想减少耕地按亩数计约为1205万亩:其一,从安徽铜陵向北京西山脚下开挖年均输水1000亿立方米的大运河,估计总长约1800公里,根据长江铜陵大桥主桥长1152米估计调水运河河道及运河两边绿地连同公路合计宽1500米,这样,开挖调水运河约需占地405万亩(估计运河占地中会有一些非耕地,这部分非耕地面积大约能与人口迁出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地抵平)。其二,在青藏高原上开发水电、修筑水库估计将减少耕地200万亩;其三,向浙闽粤三省迁移人口1200万人,在浙闽粤三省中减少耕地300万亩。其四,为筹集“江”水北调等八大工程所需的建设资金,出让城市周边的农保地300万亩。

  (3)耕地增减及按质量折算后还能净增大量耕地: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的耕地一年为二至三熟,华北平原的耕地一般为两熟,西北地区的耕地大多只一熟,所以,计算耕地增减帐,浙闽粤三省减少的移民安置用地和城市周边基本农田转房地产用地每1亩宜折抵西北地区的新增耕地3亩,华北平原上开挖运河所减耕地和青藏高原上修筑水库所减耕地每1亩宜折抵华北平原上新增耕地1.2亩,据此推算,一增一减后可净增:华北平原新造耕地774万亩,西北地区新造耕地3400万亩。

  5、“江”水北调长期运行经费可由中央财政支付。

  本文前述几项加强环境建设的大工程中,建成后维持运行需要大额支出的是“江”水北调1000亿立方米/年所需每年3636.3亿度的电费,若按目前宁波电业局收缴的居民生活用电高峰电价0.568元/度计,“江”水北调每年共需支付电费2065.4亿元。由于水电的发电成本(不计投资回收等)只要0.04—0.09元/度,开发藏电由国家投资或以国家投资为主,因而将国家投资藏电开发的投资收益的大部分用于抵补“江”水北调所需电力的电费支出,实际上国家需要长期(未能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之前)支付北调“江”水的电费也许只要1000亿元/年。

  这1000亿元/年的北调“江“水电费可由中央财政拨付,并可设定藏电开发投资由中央财政负责(或由国家投资为主),藏电开发所在地政府可以收取相关的电力生产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其主要理由是:中央政府有财力支付。温家宝总理于今年3月5日在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告:200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中央财政“从2003年到2006年年均超收2040亿元,其中去年超收2573亿元”。据此中央财政增收形势看,中央财政能从以后几年的新增财力中每年安排“江”水北调所需要的电费1000亿元(藏电开发投资收益抵补)或2065.4亿元。况且,实施上述几大构想总投资4.5万亿元中,中央财政可增收税金数额较大。

  三、实施“六大构想”社会效益巨大

  “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治理沙漠、开发藏电、迁移人口,若能付诸实施,那么,其得益不仅是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全中国乃至全亚洲全世界都将从中得益;其获益不仅是现阶段,而且将上百年上千年地受益。

  1、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可缓解青藏高原上冰川的缩减。若能给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年均调水650+200亿立方米,那么,可望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植上乔木林1500万亩(1万平方公里)、灌木林和草地3000万亩(2万平方公里),并增加水浇耕地5200万亩(3.47万平方公里),这样,可望为缓解青藏高原上的冰川缩减和土地沙化起到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可增加冰川的水源补给。给祁连山北边广阔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大量地调水,必然会增加该地区空气中的水分,而该地区多刮强劲的西北风,所以,能给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带去水补给的增量(能增加青藏高原以及天山、贺兰山、黄土高原的降水,增加在西北地区实施人工降雨的机会),从而有利于长江、黄河等大河的长久奔流,有利于减轻长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少威胁。这一点,笔者在撰写本文时曾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吕世华研究员征询意见,吕世华研究员认为,给西北干旱地区大量地调水,会给祁连山等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带去增量是肯定的。其二,降服腾格里、巴丹吉林等青藏高原北边的大沙漠(将来大规模开发太阳能后还可通过大量的海水淡化及调运而降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能减少青藏高原北边的沙尘暴,能减少由高空气流带向青藏高原冰盖的沙尘,因蒙上沙尘的冰川吸纳太阳辐射较多,因而有利于减少青藏高原上的冰盖吸热,从而有利于减缓青藏高原上的冰川消融。其三,调水后能在沙漠地区新增大量的耕地及林草地,能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口大量地外迁到浙闽粤三省提供大量的可置换用地,从而有利于遏制青藏高原上林草植被的人为破坏,有利于修复其林草植被,有利于遏制青藏高原上土地的沙化和气候恶化。

  (2)有利于消除或减少沙尘天气。我国华北乃至江淮地区在春季频繁出现的扬沙或浮尘,部分来自蒙古境内的沙尘暴,但多数源于国内的沙漠沙地。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26日在全国防沙治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说,“北京,每年都有十多次沙尘暴,去年最严重的一次,在北京降落的沙尘达33万吨。”今年4月初,因北方巴丹吉林等沙漠发生沙尘暴,上海、宁波都下了泥浆雨。若给西北地区年均增加供水850亿立方米,那么,可使离北京不远的浑善达克、巴丹吉林、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不再发生沙尘暴,从而能使北京人和中国几亿人大大地减少呼吸带泥腥味空气的次数和天数。

  (3)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其一,给西北地区调水,在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植上乔木林1500万亩、灌木林及草地3000万亩,按每公顷森林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年平均吸收6.6吨二氧化碳、产生1吨二氧化碳和灌木林草地减半计,估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1100万吨。其二,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中栽种上数千万亩的绿色植物,将吸收大量的光热,减少光热在地面和空气中的传递。其三,若能在改善生态环境后的大沙漠上大规模地开发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那么,可大幅度地减少因火力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必将给缓解全球气温升高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延缓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和高山冰川两极冰盖的消融作出重大的贡献。

  2、能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发展生产。

  《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第29问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内需动力不强。这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经济结构问题。”内需不足,既造成生产能力闲置,就业岗位紧缺,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又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过低,在国际贸易中频遭反倾销起诉。

  若能实施“江”水北调、“河”水分流、治理沙漠、开发藏电和人口迁移工程,那么,将明显地拉动内需,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生产发展。

  (1)扩大就业岗位2287万个。

  按劳动力人均年收入2万元推算,实施“江”水北调、治理沙漠、开发藏电、迁移人口等工程投资4.5万亿元,共需1125万人劳动20年;若相关管理及服务业就业量再增加25%,那么,还可扩大就业281.3万人。此项小计为1406.3万人。

  “江”水北调、开发藏电、迁移人口后可净增耕地5495万亩(减少面积不论土质计算),按劳均承包20亩计,可增加就业岗位274.8万人;在沙漠地区新增林草地4500万亩,按劳均管护林草地150亩计,可增就业岗位30万人;相关管理及服务业人员按25%计,可增加就业岗位76.2万人。此项小计381万人。

  给浙闽粤三省新增2000平方公里(300万亩)用于移民的农用地转建设用地,并将之建成为工商业城市,按每平方公里除了安置移民就业外还可吸纳劳动力2500人计,就业增加空间约为500万人。

  上述三项合计,可新增长期就业岗位2287万人,还未包括给西北增加供水后在西北地区发展工业可增加的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是个人及家庭维持生存的必需,是个人及家庭谋求发展的主要途径;让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失业,不仅失业者本人痛苦、家庭不和,劳动潜能灭失,还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所以,在我国今后几年城镇劳动力就业岗位缺口每年在1300万个以上、农村还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实施上述“江”水北调、开发藏电、治理沙漠及人口迁移工程,不是劳民伤财工程,而是给城乡一二千万个家庭营造谋生及发展机会的致富工程,是促使大量的失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的安心工程,而且是极大地促进社会稳定的和谐工程!

  (2)拉动内需发展生产。

  巨大的投资和劳动投入,将产生巨大的商品销售空间。北调“江”水等宏大工程投资总额达4.5万亿元,将为采矿、冶金和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电机电器、化工、汽车、仪器仪表、家用器具等众多的制造行业,苗木培植等种植业,餐饮、住宿、通讯、设计、勘探、金融保险等众多服务业和运输业,提供一个巨大的销售空间。增加就业2287万人,这么多劳动力的劳动增收所增加的消费额也比将资金积存在银行里更能转化为现实的市场购买力。所以,实施这北调“江”水、开发藏电、治理沙漠及迁移人口的新构想,必将促使我国的生产潜能得到大发挥,在为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创设条件中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3、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既定的大方针;“河”水分流、“江”水北调、开发藏电、治理沙漠及迁移人口,必将使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环境得到大改善,西北地区生产得到大发展,西部地方政府和百姓的收入得到大增长。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是西藏、川西南和滇西北地区),由国家投建多座大型水电站,其税收将大幅度地增加(水电增值税、所得税将增收几百亿元/年)。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北地区,供水增加,其矿产蕴藏量较多的优势可得到发挥,以矿产开采及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镇能较快地崛起,因而其“造血功能”也将较快地得到增强。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增加供水、增加耕地和迁移人口后,未迁居人口或迁居到腾格里等六大沙漠沙地新增耕地中的人口,生产资料的人均占有量增加,生产条件改善,因而其收入水平必将提高,至于迁居到浙闽粤三省经济开发区中的1200万人,则增收的速度更快。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的机关、事业人员,也将从“江”水北调、开发藏电、治理和开发沙漠、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社会环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余姚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